美国为澳出头,称中国若不放过澳大利亚,中美关系不可能正常化

2022-09-19 09:41:01

工地基坑护栏

近日,中美战略对话在国际上引起普遍关注。然而,美国与中国展开对话的同时,还不忘向自己的盟友们“卖好”,将自己扮演成为视盟友为“兄弟手足”的高姿态,对中国直接开出条件,表示只要中国愿意“放过”澳大利亚,中美两国关系将恢复正常化。好一副“仁义大哥”的形象,果真换来了澳大利亚的感激涕零。不得不承认,美、澳两国的这出“双簧戏”,唱得确实格外卖力。

《悉尼先驱晨报》在16日采访了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如今的坎贝尔摇身一变成为了拜登政府的“印太事务协调员”。他在这次采访中对中澳关系作出了明确表态,可以总结为3个意思。首先,他谴责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经济贸易胁迫”。

换句话说,美国在中澳关系紧张这件事上,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一切过错都归结到中国的身上。很明显这是在拉偏架,本身不仅无益于改善中澳关系,反而还会增加中澳矛盾。从这一点不难看出,美国并非真心想要帮助中澳化解矛盾,反而更像是在澳大利亚和国际社会面前的一场作秀。

其次,坎贝尔对外还做出表态,美国将不会“抛下”澳大利亚。有分析人士对此嘲讽称,坎贝尔不是来“劝架”的,而是赶来火上浇油的,他希望澳大利亚能继续与中国“斗到底”。只要澳大利亚肯斗下去,美国绝对不会“抛弃战友”。可事实上,美国最擅长做的就是“卖盟友”,这一点在过去的四年当中已经无数次被证实。如果澳大利亚轻信了这一点,恐怕未来中澳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张,而澳大利亚也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至于美国,或许会站在不远处悠闲地“看热闹”。

最后,坎贝尔直接对中国发出了“威胁”,表示中澳贸易争端若得不到妥善解决、中澳关系若始终不能恢复正常化,那么中美关系也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话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只有接受美国的干涉,中美关系才能恢复正常化。”透露出了美国惯有的霸权逻辑,合作虽说是双方的共需,但两国之间的对抗其实不会改变,美国更不会因为拜登政府的上台停止对华打压。既然如此,美国为何还要与中国展开战略对话?这背后,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中美战略对话其实是基于双方的需求。疫情之下,美国经济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依赖中国。再加上美中关系持续紧张,增加了两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这才促成了这次对话。

其次,拜登政府与其说是改善美中关系,不如说是更迫切地想要暂时稳定住中美关系。一来是为了梳理、应对美国的外部关系,二来也是为了应对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带来的挑战。若在此时激化中美矛盾,拜登政府恐怕会更加焦头烂额,甚至影响到拜登政府后面的计划。

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是拜登政府推进后续战略的关键。看明白这一点,也就明白了这次对话的本身意义或许要大于实际意义。而坎贝尔一再表态要为澳大利亚“出头”,除了在澳大利亚面前表演并撑腰打气以外,更多的还是以此作为谈判筹码,从谈判中谋求利益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坊子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