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3 11:50:20
|知局|:锐眼、利笔、敏思看界。
没有想到,时代的一粒灰落终于落在了“有钱人”的头上。
据报道,越南这两天出现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越南召开了一场级别非常高的会议,会议只讨论一件事儿,核酸检测贪污到底该怎么办?
越共中央6月6日宣布,因被指控允许以高价向医院出售核酸检测试剂,越南卫生部长和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被开除党籍。
媒体称,这一腐败丑闻涉案金额1.72亿美元,其中回扣金额3400万美元。多名公职人员接受VietA技术集团的贿赂,从而使其核酸检测试剂以非常高的价格卖给医院和疾控中心。
越南卫生部长阮青龙和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朱玉英将面临司法起诉。同这起丑闻有关的全国各地疾控中心多名负责人被逮捕。
最后的结果就是:
越南卫生部部长、原科技部部长现任越南河内市市长以及一名越南科技部副部长被免职。
除了这几名越南高官,涉案的还有一家主营越南核酸检测设备的科技公司高管,他们也都一并被撸掉了。
这些官员是如何通过“核酸检测”牟取暴利的呢?
数据显示:
2020年底,越南总共进行7300万次新冠核酸检测,总花销预计超过10亿美元,是疫苗支出的四倍之多。
疫苗最多接种三次,可是核酸可以一次又一次检测。
于是,这些官员想出了一个圈钱的妙计。
先是靠疫情大开绿灯,成立了一家VietATechnology的研发公司,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制造出了核酸检测试剂。
越南政府一看自家产业,民族骄傲啊,于是各部门都打开方便之门,迅速审批。
越南卫生部掌握着这种试剂的审核权,部长先生挥挥手,VietATechnology的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
因为是民族企业,而且赶上了奥密克戎大爆发,VietATechnology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随之而来,也垄断了越南一整个国家的核酸检测,甚至出了盒装试剂。
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不对了。
VietATechnology公司的试剂怎么这么贵?对比国内的检测盒,越南的检测杆卖到了100多。
事后调查,VietATechnology提供的试剂虚高了45%。
医院知道,卫生部知道,专家知道,之所以能畅通无阻,就是因为各级官员沆瀣一气,利用核酸检测大肆敛财。
最终查到了卫生部科技部的头上,有一组数据很有意思,该公司董事长承认通过价格虚高的试剂盒获利4万亿越南盾,然后拿了8000亿越南盾用来贿赂官员。
刚好20%的钱,流入越南官场。
你很难想象,这是多少官员和企业涉及的巨大贪污啊?
不仅越南国内举国震动,连外媒都惊动了。
整个越南的人均GDP不到4000元美元,不及广西的人均一半,如此高昂的核酸检测费用,普通人如何承担?
于是,越南高层痛定思痛,决定清理政界贪官。
民众对频繁核酸检测,早已感到不耐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为此公开撰文,直指各地政府不能为规避责任、谋求速效就无限度、高频次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成为热议文章。
赵宏这篇以“法治的细节─关于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法律问题”为题的文章,5日傍晚在澎湃新闻发表,今天迅速成为其单日热搜排行榜第一名。
由于这篇文章对部分地区动辄实施高密度核酸检测公开质疑,却能在媒体公开发表。加上中国国家卫健委5日针对各地防疫乱加码而宣布的“九不准”措施,受到高度关注,也登上澎湃新闻单日热搜第3名,引发中国民间对未来防疫政策变动的联想。
赵宏这篇文章,首先以吉林省四平市日前引发强烈争议的“两次以上不做核酸检测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人民币500元”为切入点,直指这种做法在国内并非孤例。
他指出,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仅属于相关法律中所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时各地进入的也只是“应急状态”而非“紧急状态”,这两个概念要严格区分。
赵宏直指,“紧急状态”是非常法律状态中的极端事例,会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和个人权利产生极大影响,只有不得已才会采取。这也说明地方政府“无权擅自宣布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再依此法理推断,“不测核酸就拘留”根本无法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的相关规定。
赵宏直指,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少。
首先是政府为此耗费的巨额经济和人力成本。全员核酸消耗的经济成本肉眼可见,但各级政府如何支付这笔开支却鲜少有明确说明。
其次,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利益驱使所导致的核酸检测造假事件频发,这同样跟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力有关。
最后,常态化核酸检测对普通人造成沉重负累,而政府为推行也须付出高昂执法成本。
赵宏强调,上述问题都引发大家思考,如何科学确定检测频次和筛查范围,而不致使核酸检测由常态化,滑向“资源浪费、收效甚微的过度化”。
他并引用国家卫健委5月20日关于核酸检测的回应说,“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决定的,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和人口千万级城市;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均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检测频次由当地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赵宏强调,由此来看,如何确定核酸检测的频次和筛查范围,各地政府需根据当地的疫情趋势进行综合研判后进行妥适权衡,不能为规避防疫责任、谋求“短平快”的效果,就无限度、高频次地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尤其是不能不假思索,就将核酸检测与公民的个人自由与法律责任互相捆绑。
他直指,任何公共政策的确定和选择,背后都关涉个人权利和社会成本,这也要求政府在决策时应谨守“科学、理性和审慎”的态度,由此才不至于使某些“僵化过度的政策选择”,最终造成“不可控的负面效果”。
赵宏最后说,在疫情防控中,政府总是倡导民众“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出城”。其实在目标设定和手段选择之间理性权衡,不用过度手段去追求行政目的,也“同样适用于政府的决策选择”。
美食推荐